外媒報道:中國7月份原油進口從6個月低點反彈,原因是政府支持的煉油企業在維修結束后增加了產量,不過由于政府對原油交易和稅收展開調查,獨立煉油廠放慢了補充庫存的步伐。
中國海關總署周六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個月中國進口了4124萬噸原油,相當于每天971萬桶。
相比之下,2020年6月和7月分別為4014萬噸和5129萬噸。
今年前7個月,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中國進口了3.0183億噸,即1039萬桶/天,較去年同期下降5.6%。
“隨著國有煉油廠完成大修,恢復運營的煉油廠數量正在逐漸增加,”總部位于中國的隆中咨詢公司(Longzhong consultancy)的分析師表示,同時補充稱,總體利用率尚未出現顯著上升。
但是,煉油中心山東的獨立煉油公司的開工率在上個月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7月末的平均開工率為63%,創下了今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分析師曾預計,中國政府打擊濫用進口配額的行動,以及原油價格上漲的影響,可能導致中國石油進口增速在2021年降至20年來的最低水平。
今年6月,中國在2021年第二批配額中削減了35%的原油進口配額,其中幾家小型煉油廠沒有獲得任何配額。
與此同時,自4月份以來,中央政府一直在對進口配額的非法交易進行調查,部分原因是為了緩解燃油過剩對國有煉油企業利潤造成的損害。
多數獨立煉油商所在的山東省本周加大了限制燃油生產的力度,命令其獨立煉油廠承諾不進行原油配額交易。
周六公布的海關數據還顯示,中國7月份出口成品油464萬噸,同比增長44.5%,但較6月份下降28.0%。
數據顯示,包括管道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LNG)在內的天然氣進口上月達到934萬噸,同比增長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