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缺箱以及港口擁堵以及海員感染新冠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全球集裝箱班輪準班率繼續下跌。
來自航運咨詢機構sea intelligence的最新報告顯示,10月份全球集裝箱班輪公司準班率繼續下跌,創下歷史新的低值至52.4%。
Sea-Intelligence在報告中寫到,盡管到目前為止,全球集裝箱班輪公司一直受益于2020年飛漲的運價,但船舶準班率卻出現了“直線下降”。
報告中32條航線的準班率表現按年比均出現大幅下滑。
與去年同期相比,表現“最好”的是歐洲-南美航線,降幅僅為4.1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在亞洲和大洋洲之間的貿易航線中,船期可靠性出現了更嚴重的下降,降幅超過了50個百分點,報告期內該航線的準班率只是略高于20%。
該機構解釋稱,除了所有其他包括港口擁堵等市場問題外,該條航線的準班率還受到了悉尼港口罷工的嚴重影響。
到美國西岸USWC的跨太平洋航線上的準班率降幅幾乎同樣嚴重。該條航線的準班率與去年相比下降了43個百分點。
該機構稱,從公司層面來看,今年,全球頂級集裝箱班輪公司的準班率都有所下降。
“從本質上講,全球航班的準班率自2020年8月以來一直在直線下降,而自從我們在2011年開始進行詳細的測量以來,該數據在市場中從未經歷過如此迅速的惡化。”
Sea-Intelligence分析表示,準班率下降主要是因為疫情引起的連鎖反應。人們將他們的支出從服務更多的轉向了商品,進而創造一個非常尖銳的需求熱潮,現在反過來導致了集裝箱設備的短缺,以及某些船型的船舶運力短缺,港口的擁堵導致更多的時間需要花在港口裝載/卸載等供應鏈節點上。
該公司還介紹到,一些船舶上的船員也有感染新冠的情況,這對船期也帶來了絕大的影響。
實際上上海航運交易所更早之前發布的10月準班率也表示,全球主干航線綜合準班率進一步下滑,這是6月以來的“五連跌”,也是2020以來的最低值。9條主干航線綜合準班率為39.39%,降幅較9月份減少3.11個百分點,其中到離港和收發貨準班率分別為36.35%和42.43%,分別減少4.39個和1.84個百分點。
而且,單船脫班時長(ATB-ETB)也在不斷上升,6—10月份9大主干航線單船的平均脫班時長分別為1.18天、1.11天、1.88天、2.24天和2.55天。唯一值得欣慰的是,10月的降幅較9月份有所收窄。防范新冠肺炎疫情檢查、停航減少、集疏運不通暢是造成準班率連續下跌的主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