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越來越多集裝箱船的準班率在降低。航運分析師Lars Jensen表示,亞洲-美國的主要貿易航線上,準班率下降到了50%以下。
有數據統計,9月的全球準班率是今年以來的最低記錄。最高紀錄發生在6月份,那時各大主要航線上雖然有大量的空白航班,但航運公司最好的表現是:準班率可以達到77.7%。
根據Sea-Intelligence的最新數據,從船舶層面,9月份只有56%的遠洋集裝箱船準時到達,其余44%的遠洋集裝箱船平均延期4.8天。
從航線層面,毫無疑問,跨太平洋航線的準班率下降的速度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太平洋東行航線-西海岸的準班率下降到46.7%,低于8月的62.2%,大幅低于6月的86.7%。太平洋東行航線-東海岸的準班率下降到49%,,比8月下降了11.7個百分點,比6月以來下降了38個百分點。發生這種變動的原因在于,美國從亞洲的進口呈現創紀錄式增長,從而使南加州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長灘港區發生嚴重擁堵,從而導致了延誤。
亞洲-北歐航線下降到69%,比8月份降低了10.4個百分點,遠遠低于6月份的91.6%。亞洲-地中海航線的準班率從6月份的86.5%下降到68.5%。而歐洲-亞洲航線,9月份的準班率為55.8%,低于8月份的70.8%。
同比最大的下降發生在亞洲-大洋洲航線上,該航線的準班率下降了30個百分點,只有三分之二的船舶準時到達。表現最差的航線是亞洲-非洲航線,只有22%準時到達,而這條航線在2015-2016年,準班率保持在70%左右。表現最好的航線是北美-南美航線,船舶準班率達到92%。
盡管班輪公司的服務水平嚴重下降,但東西方主要貿易的運價仍保持在較高水平。根據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上上周的亞美西海岸即期價格為$3,865 /FEU,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84%。而亞美東海岸的即期價格為$4,625/FEU,幾乎是去年的兩倍。上海-北歐即期運價為$1100/TEU,同比增長85%,上海-地中海航線運價上漲77.6%。
高費率和糟糕的服務水平正在挑戰托運人和無船承運人的耐心。
一家全球服裝零售商供應鏈部門的負責人說:“ 9月是迄今為止最糟糕的月份。我們的呼聲沒有人理會,發生了更多的港口擁堵和設備短缺,而運價還在持續上升。”
歐洲食品生產組織物流部門負責人說:“我從事海運工作已有15至16年,這是我從托運人的角度來看最不能理解的情況。價格上漲但服務在下降?”
一家全球貨運代理公司的高管反問,與班輪公司產生的“良好財務狀況”相比,貨主和無船承運人獲得了什么呢?
也有消息人士說:“無論運價是高還是低,班輪公司的服務水平始終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