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貨柜碼頭推出遠程冷藏貨柜監控系統,為冷藏貨柜提供全天候的自動化遠程管理服務。
該倡議允許更大的可見度和準確性的集裝箱條件,如溫度、濕度和二氧化碳水平,旨在提高碼頭的操作效率和職業安全,增加其競爭力在不斷增長的冷鏈物流市場。
根據MarketandMarkets.com的數據,2020年全球冷鏈市場規模為234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340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7.8%。在預測期內,亞太地區預計將以最高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
到2020年,香港的冷藏集裝箱吞吐量約為90萬teu,是華南地區最大的鮮果交易中心,榴蓮和櫻桃的運輸量實現了增長。
每年,價值超過30億美元的新鮮農產品抵達該樞紐,其中約60%會被運往中國內地。
HIT董事總經理馮國經(nard Fung)表示:“為了保持領先于不斷變化的市場格局,HIT長期以來一直通過技術創新、卓越運營和設施改善,投資資源以增強其競爭力。”
“遠程冷藏集裝箱監控系統的推出本身就是一個基石,表明了數字化碼頭操作的重要性。這將大大提高我們終端的整體運營效率和競爭力,同時重申香港在冷鏈物流行業的領先地位。”
該系統已在香港貨柜碼頭及葵青、中遠-香港貨柜碼頭及亞洲貨柜碼頭的營運商全面部署。在此之前,冷藏工人必須定期到現場檢查冷藏條件和警報。
通過對冷藏設備的“嚴格和準確”的檢查,可以確保冷藏設備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水果和蔬菜、冷凍肉類、海鮮、奶制品、化學制品和疫苗、藥品等生物制藥產品)在整個過程中保持新鮮度和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