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Xeneta的數據,盡管從遠東到南美東海岸的海運現貨價格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但亞洲內部和長途貿易的短期空運價格卻未能起飛。
Xeneta首席分析師Peter Sand表示:“當然,就海運價格而言,長期市場往往會趕上現貨市場,大約會延遲三個月左右。”“因此,例如,從遠東到南美的交易中,我們在1月份開始看到的即期利率下降,在4月份和接下來的幾個月都得到了反映。這一轉變可能對即將達成的長期協議產生重大影響,該地區現貨利率從5月至6月開始再度小幅上升。希望重新談判合同的托運人,請注意!”
Xeneta的分析顯示,今年前四個月,該走廊的現貨利率下降了近40%,其中韓國的利率降幅超過中國大陸、日本和中國臺灣(日本的利率一直保持最強)。然而,目前的復蘇已經看到了遠東平均現貨價格攀升2900美元,7月13日達到每FEU 10600美元。盡管這是一個顯著的復蘇,但仍低于2022年初的水平,當時托運人平均每FEU支付12400美元。
Sand補充道:“有趣的是,我們看到了‘長期滯后’的證據。”他指出,合同市場的房價一直下降到7月份(截至2022年7月13日,目前為每FEU 7750美元)。他說:“這為那些擁有靈活物流策略的企業帶來了機會。”
就遠東航空貨運而言,情況似乎正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盡管貨運量和運力都在上升,但短期運費卻在下降。自上次COVID - 19封鎖結束以來,上海這一關鍵樞紐的動態載客率也在攀升,對所有出口的貢獻率從4月的69%上升至6月的93%。然而,這還不足以讓相對黯淡的利率形勢煥發活力。
根據Xeneta的數據,盡管所有航線都受到了現貨價格下降的影響,但長途貿易受到的打擊最大。自今年年初以來,從上海到美國的價格暴跌了32%,使費率達到每公斤8.5美元(中型貨物,500至1000公斤之間),這是自2021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對北歐的即期匯率也經歷了類似的下跌,現在為每公斤6美元出頭——你必須回顧2021年9月的匯率才能匹配。
短途運輸費率的下降幅度沒有那么大,基本上回到了今年年初的水平。從上海到香港的價格從2022年5月初的每公斤3.5美元下降到2.32美元,到新加坡的短期價格從1月1日下降了6%(7月1日為每公斤4.2美元),而到日本的短期價格漲幅最大,自今年年初以來下降了25%,至每公斤3.1美元。
“這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市場,”Sand總結道,“隨著COVID的出現,人們對病例增加的恐懼和未來的封鎖等著影響未來的利率。很難預測事態的發展,因此利用最新的費率數據在任何費率談判中獲得理解和價值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