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即期匯率經歷了持續的下跌。作為回應,航運公司面臨兩種可能的策略。
一種選擇是增加空白航行,減少供應,阻止即期匯率的下跌。另一個原因是,盡管價格下降,但現貨價格仍遠高于紅海危機之前和疫情爆發前的水平,這可能會激勵航運公司以當前的價格預訂盡可能多的貨物,以利用這一點。
Sea-Intelligence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后者將阻止取消航班,但從長期來看將導致更多的費率下降。”
“來源:Sea-Intelligence.com, Sunday Spotlight, 660期”
最近幾周,亞洲-北歐、亞洲-北美東海岸和亞洲-地中海貿易航線的空白運力明顯下降。然而,這些貿易通道的巨大波動使得很難確定這種下降是代表一種新的趨勢,還是僅僅是通常波動的一部分。
相反,在亞洲-北美西海岸航線上(如圖1所示),自2022年以來出現了一致的模式,顯示空白航行逐漸減少。這一趨勢一直持續到2024年,現在的空白航行幾乎為零。即使采用4周運行平均值來減輕所有四個交易的波動性,潛在趨勢仍然一致:最近幾周空白航行大幅減少。
“這表明,即期匯率下降本身并不是焦點,因為目前的即期匯率明顯高于紅海危機前和大流行前??紤]到這一點,從空白的航次數據來看,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航運公司似乎正試圖通過不限制運力,從相對較高的運價中盡可能多地獲利。然而,可能的結果將是現貨價格的持續下行壓力,”Sea-Intelligence首席執行官Alan Murphy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