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吞吐量的增長被暖冬和德國經濟及工業產出下降對散貨量的打擊所抵消。
漢堡港報告稱,2024年吞吐量下降2.1%,至1.118億噸,散貨和集裝箱吞吐量增加,散貨吞吐量下降。
該港口表示,國際貿易受到烏克蘭戰爭和中東沖突的影響。德國的經濟產出在2024年下降了0.2%,工業生產同比下降了4.5%。
港口表示,德國政府預測2025年經濟增長0.3%,這將繼續給港口的業績帶來壓力,而且由于大量的國際危機,全球地緣政治局勢預計將保持高度動蕩。
2024年集裝箱吞吐量增長0.9%至780萬teu,其中約87%為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1.2%。與中國的貿易增長了0.7%,達到220萬標準箱,保持了中國作為漢堡最大貿易伙伴的地位。排名第二的美國貨運量增幅較大,達到創紀錄的68.5萬teu,增幅5.0%
紅海航線中斷導致超大型集裝箱船停靠漢堡港的次數減少,盡管超大型集裝箱船每次停靠的吞吐量增加了20%以上,達到10,000 teu以上。總體而言,各種規模的集裝箱船吞吐量同比增長0.3%。
該港口表示,散貨貨運量為3310萬噸,下降8.6%,液體貨物、農業散貨和抓斗貨物的下降反映了化石燃料使用的減少。煤炭進口下降2.1%,至380萬噸,礦物油產品下降2.17%,至570萬噸,反映了溫和的天氣、疲軟的經濟表現以及2023年“異常高的吞吐量”。
該港口表示,大宗商品領域的高點是油籽作物進口增長5.6%,達到320萬噸,動物飼料出口增長9.4%,達到140萬噸。
腹地運輸量逐年增加,鐵路在重量和teu方面都占據了更大的份額,保持了漢堡港50%以上的集裝箱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