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前兩個月,散貨船新造船合同同比下降92%,達到至少30年來的最低水平。雖然1月份的合同量很低,但2月份沒有新船訂單。航運分析經(jīng)理Filipe Gouveia表示:“運費疲軟、新船價格高企、交貨期長以及不確定性可能會阻礙合同的簽訂。”
自2024年下半年以來,干散貨合同一直在放緩。在此期間,受運費疲軟的影響,五年船齡的二手船價格下降了12%,而新船價格僅下降了1%。截至2025年2月,一艘服役五年的老船平均售價為新船價值的86%。
集裝箱和油輪等其它行業(yè)的強勁合同,使得新造船價格居高不下,因為它們在競爭造船廠同樣有限的船位。這也導(dǎo)致了較長的交貨時間,今天訂購的小型散貨船要到2027年才能交付。更大的艦艇可能要到2028年才交付。
“干散貨中期市場前景目前非常不確定,這可能會影響合同。鐵礦石和煤炭的前景似乎很疲弱,而紅海航線可能恢復(fù)正常以及迅速爆發(fā)的貿(mào)易戰(zhàn)可能進一步削弱需求。”
目前干散貨訂單占干散貨船隊的10%,這足以在穩(wěn)定的市場中取代舊船。干散貨船隊仍然比集裝箱和油輪船隊年輕,而且更少的船只接近正常的回收年限。盡管如此,機隊正在逐漸老化,平均機齡接近13歲。
巴拿馬型船的運力為34%,是訂單中最大的。它也是訂單與機隊之比最大的細分市場,為14%。雖然今年到目前為止,大多數(shù)訂購的船舶都屬于這一領(lǐng)域,但合同仍同比下降83%。巴拿馬型船的合同在短期內(nèi)可能會保持在低位,因為其運費在過去八個月里大幅惡化。
好望角型船占訂單量的29%,其訂單與船隊的比例最低,為8%。在市場走強的推動下,好望角型船的承包在2024年有所加強。然而,到目前為止,2025年尚未訂購好望角型船舶。
“展望未來,由于需求增長預(yù)計將保持在低位,機隊更新和脫碳可能是收縮的關(guān)鍵驅(qū)動因素。由于氣候法規(guī)限制了舊散貨船的航行速度,它們的競爭力已經(jīng)下降。隨著中長期法規(guī)的日益嚴格,舊船的回收可能會進一步受到激勵,”Gouveia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