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L Express和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new York University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的一份新報告顯示,盡管貿易壁壘不斷增加,關稅的實施也越來越多,但全球貿易預計將在未來幾年繼續增長。
DHL《2025年貿易地圖集》報告得出的結論是,即使特朗普總統競選期間提出的所有關稅都得到實施,各國也會采取報復措施,預計未來五年貿易仍將增長,盡管比不征收關稅的情況要慢。
DHL快遞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去年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連任后,未來的貿易政策充滿了不確定性。”“然而,DHL貿易地圖集2025強調,面對最近的中斷,全球貿易增長證明了驚人的彈性。即使美國開始提高關稅,這種模式也可能繼續下去。”
DHL指出,從2024年到2029年,貿易預計將以3.1%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與GDP增長保持一致,與前十年相比“略快”。
該報告還發現,盡管美國征收關稅,但大多數國家仍將貿易視為關鍵的經濟機會,而美國的貿易壁壘可能會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聯系。
它補充說,特朗普的許多關稅威脅最終可能與最初提出的不同,或者推遲以防止國內通脹飆升。
報告還指出,美國目前占世界進口的13%,占世界出口的9%,這意味著美國的政策將對個別國家產生“實質性影響”,但不足以單方面決定全球貿易的未來。
DHL快遞首席執行官約翰•皮爾遜(John Pearson)表示:“全球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貿易增長仍有巨大潛力。看到國際貿易如何繼續經受住從2008年金融危機和Covid-19大流行到關稅和地緣政治沖突等各種可能的挑戰,令人印象深刻。”
深入研究報告,預計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的增長率和絕對數量都將排在前30位。
報告發現:“印度也是預測貿易增長絕對數量第三大的國家(占全球貿易增長的6%),僅次于中國(12%)和美國(10%)。”
在區域層面,預計從2024年到2029年,南亞和中亞、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國家的貿易額增長最快,復合年增長率在5%至6%之間。
所有其他地區預計將以2%至4%的速度增長。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New York University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高級研究學者史蒂文•奧特曼(Steven Altman)表示:“盡管必須認真對待對全球貿易體系的威脅,但由于全球貿易為經濟和社會帶來了巨大利益,它已顯示出巨大的彈性。”
“盡管美國可能會以巨大的代價退出貿易,但其他國家不太可能效仿美國的做法,因為在全球退出貿易的情況下,小國的損失會更大。”
報告還發現,美國和中國減少了彼此的貿易份額,盡管這“不足以構成有意義的脫鉤”。
這意味著中美之間的任何貿易戰對整體貿易的影響都將小于過去。
中美直接貿易占世界貿易的比重從2016年的3.5%下降到2024年前9個月的2.6%。
DHL和斯特恩商學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在新聞稿中表示:“然而,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占其進口總量的比例仍與世界其他地區一樣高。”
“此外,有證據表明,美國從中國的進口被低估了。此外,考慮到美國從其他國家進口的商品中中國投入的數據表明,美國對中國制造商品的依賴沒有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