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智的分析,集裝箱運價在中國春節(CNY)之后的一段時間里有很強的季節性減弱趨勢。
然而,到2025年,現貨利率的下降將比單純的季節性因素帶來的負面影響大得多。
Sea-Intelligence首席執行官Alan Murphy解釋說:“這可能是航運公司之間激烈的商業價格戰的結果,可能是由于轉向新的聯盟,供需平衡的削弱,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雖然2月份的集裝箱需求數據尚未公布,但我們的貿易能力展望數據庫中確實有供應方面的數據。我們觀察了‘第0周’前后8周的運力同比增長情況,我們將第0周定義為春節期間總名義運力最低的一周,”墨菲說。
來源:Sea-Intelligence.com, Sunday Spotlight,第708期
從第0周之前的8周來看,亞洲至北美西海岸(NAWC)的運力同比增長7%,而在人民幣升值后的8周內,運力同比增長14%。在亞洲至北美東海岸(NAEC),供應收縮較小,春節前同比收縮3%,春節后同比收縮4%。在亞歐地區,春節前8周的運力年增長率為9%,而春節后8周的運力年增長率為27%。
墨菲指出:“特別是對亞洲-歐洲來說,很明顯,運力的大幅增長是解釋當前現貨匯率疲軟的一個關鍵參數。”“然而,到NAWC的即期匯率開始下降的時間晚于到歐洲的時間,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對NAWC的高水平產能注入也比對歐洲的晚。”
據海洋情報公司的老板說,如果航運公司要成功地提高他們已經宣布的4月份的一般運價,他們將不得不取消更多的定期航行。墨菲補充說:“MSC現在已經宣布在跨太平洋的一些服務上進行空白航行,但其他航運公司還沒有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