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八次北極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船于2017年9月6日成功穿越北極西北航道,開辟了大西洋沿岸北美經濟圈至東北亞經濟圈的海上新通道。
“雪龍”號科考船歷時8天時間,穿越了北極群島,在北京時間9月6日17時40分到達了這一海域,這標志著我國船舶首次試航北極西北航道取得成功。
北極西北航道是連接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一條海上通道,由于該航道經過的北極群島區域一年大部分時間都被冰雪所覆蓋,而且島嶼眾多、航道復雜,所以世界各國的船舶很少在這一區域航行。但是作為連接東北亞和北美東岸的重要海上通道,走北極西北航道和經巴拿馬運河的傳統航線相比能縮短約20%的航程,航道一旦開通可以大幅度降低貨物運輸的成本。
中國第八次北極科考隊首席科學家徐韌:中國上海到紐約為例,從巴拿馬運河走的話,10500海里,如果從西北航道走大概是8500海里,少了整整20%的路程,從時間上講大概能少一個星期的時間。
北極航道是指穿越北冰洋,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分為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亞沿岸的“東北航道”以及穿越北冰洋中央公海海域的中央航道。
2013年9月10日,歷經27天的航行,中遠集團“永盛”號貨輪停靠荷蘭鹿特丹港,成為第一艘經過北極東北航道完成亞歐航線的中國商船。“永盛”輪從中國沿海出發通過北極東北航道到達鹿特丹,航程7800多海里,航行27天,比經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的傳統航線短2800多海里,航行時間縮短9天。
至此,作為中國試航北極航道的開路先鋒,“雪龍”號已先后完成了對三大北極航道的首次穿越,直接推動了我國船舶對北極航道的商業利用。今年我國將有6艘商船航行北極東北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