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歐貿易的現貨匯率本周進一步下跌,這一跡象表明,東西方貿易的供應鏈中斷可能終于有所緩解。
自去年年底以來,貨物積壓、港口擁擠和設備短缺已對深海航線造成嚴重破壞,眾多交易的運費已升至歷史高位。
春節過后是集裝箱航運臭名昭著的淡季,人們認為這是解決供應鏈失衡的一個機會。
盡管在剛剛結束的春節期間,亞歐現貨利率基本保持不變,但近幾周的事態發展表明,業內終于掌握了形勢。
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Shanghai Containerised Freight Index)顯示,中國至北歐的現貨運價跌至每teu 3,665美元,與春節前的價格相比下跌了10.8%。在同樣的五周內,中國-地中海地區的現貨價格下跌了8.9%,至每20英尺3901美元。
需求情緒的減弱也有助于緩解亞歐貿易的擁堵。
近期的報告突顯出中國經濟出現了明顯下滑,這表明1月份集裝箱貿易統計最新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的集裝箱運量增長繼續放緩。
上海航運交易所(Shanghai Shipping Exchange)本周指出,這一行業的整體供應鏈效率有了重大改善,先前的庫存量得到了清理,運力目前進一步與需求保持一致。
就在幾周前,上海至歐洲各目的地的運力還處于最高水平,而現在,上交所的航運量已達到90%至95%。
盡管現貨價格顯示出疲軟跡象,但貨運價格仍處于異常高的水平。亞歐利率仍比去年同期高出3倍。
來自供應鏈的壓力正在減輕,但該行業仍在支付補償費,利率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回到“正常”水平。
盡管亞歐現貨利率正在降溫,但跨太平洋地區的利率依然堅挺。
自中國農歷新年以來,SCFI估計,從遠東運往美國西海岸或東海岸的現貨價格幾乎沒有變動。
本周中美西海岸航線的價格為每feu 3984美元,比五周前的水平高出0.4%。同樣,美國東海岸的利率在同一時期也下降了0.1%,降至目前的每feu 4,795美元的水平。
SSE報告稱,由于需求旺盛,船舶利用率仍處于最高水平。近幾周,喬?拜登(Joe Biden)政府實施的新經濟刺激計劃進一步刺激了需求。
反過來,這對緩解美國港口擁堵的壓力或加快集裝箱流通沒有起到什么作用。
在這些問題得到解決之前,跨太平洋航運公司將繼續支付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