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貨運是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市場,是國際貿易中貴重物品、鮮活貨物和精密儀器運輸所不可缺的方式。如今想瓜分貨運這塊蛋糕的公司越來越多,可蛋糕并不是那么容易吃的。今天物流巴巴小編就與你一起一一解密航空貨運行業常見的違規現象。
近日,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對一些運輸違規承運液體、鋰電池等違禁危險品的公司實行吊銷航空貨物代理資質的罰單。代理人對航空貨運安全的意識淡漠,導致了此類事件層出不窮,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中國航協通報了27家航空貨運銷售代理企業違規事件,主要集中在普貨中夾帶危險品、違禁品,如液化氣罐、打火機、電瓶、萬能膠、仿真槍等;瞞報或誤報危險品、違禁品,如舞臺煙花、禮花爆竹、彈藥、催淚瓦斯等;不按要求包裝及違規運輸鋰電池等三個方面。
實際上,在貨代行業,轉包、假申報、偽造鑒定報告等均為空運通行潛規則。而其最主要的原因卻是業內盡知的私攬它活、賺差價等管理混亂的局面所導致。
1、謊報
所謂謊報就是把違禁物品謊報為普通貨物進行運輸。值得注意的是在曾經因為謊報被通報批評或處分的違規案例里,最常見的是將所運輸的危險品謊報為普通貨物。
前段時間上海四家貨運代理人故意將耐風火柴謊報為普通貨物導致了南航的航班貨物燃燒,從而被取消了貨運銷售代理資質。
2、私攬
當今經濟形勢的低迷,外貿行業的整體環境也受其影響,競爭加劇,不少加盟商為了提高攬貨量,私自承接其他公司運送的貨物,對方小公司一旦沒有做到開箱驗貨,或者沒有嚴格的危險品查驗意識,往往風險就這樣產生了。
其實他們的套路也很簡單,首先下面的經營點按照快遞公司的名義攬下貨物,寄送時走的卻是其他更便宜的快遞公司,這么一倒手賺取差價是業內盡知的潛規則。也正因如此,即使順豐、圓通、申通等大型快遞公司聲稱不能寄送奶粉、化妝品等違禁貨品,但是在小公司那邊,完全可以靈活更改為其他公司,以謊報貨品的方式交遞出去。作為最直接的攬貨方的快件公司,雖持有中國航協頒發的銷售代理人資質認可證書,但其實并沒有實際開展代理業務,也未同任何一家航空公司簽署銷售協議,而是作為供貨方將貨物交給了A貨運代理公司,而A公司又將貨物轉交給B代理公司。
3、轉包
目前航空貨代企業魚龍混雜,并且層層轉包,加劇了安全隱患的產生,而機場和地面服務代理企業的最后一道安檢程序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應引起重視。“由于每個貨運代理與航空公司的關系不同,能夠獲得的艙位資源和價格都不同,因此就會出現貨物層層轉包以獲得最佳利潤的現象。
之所以會出現轉包現象,是因為航空貨運市場默認由部分代理人承攬某條航線的情況,不同公司承攬不同航線。航空公司一般給貨量大的代理人比較好的價格,而貨量小的公司,則價格不佳。因此,作為小代理,為了拿到較低的價格,常常將自己部分航線的貨運代理轉包給其他大代理人。大的貨運代理公司與機場和航空公司關系較好,地面操作流程比小代理熟悉了解,因此在貨艙資源緊張的時候,大貨代公司往往更容易搞定配艙,將貨物順利運出。正因如此,才會出現將貨物層層轉包給其他公司的行為,正因轉包多手,其危險品監控環節難免出現疏漏。
那么問題來了?危險品這塊大蛋糕怎么吃?
在航空貨運嚴查違禁品之后,不免留下疑問:違規案例這么多可見危險品市場有極高的運輸需求,那么,這么大的市場需求,叫停了快遞公司和航空公司,又該由誰來滿足?
事實上危險品在外國是可以空運的,只要有證明,或者包裝得當,便可交付。國內之所以不讓做危險品空運,是因為國內快遞以個人行為為主,量不大,做不到獨立裝箱,混裝又危險,加之手續很復雜。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內的電子產品,如鋰電池山寨產品太多,質量安全無法保證,所以航空公司在權衡收益和安全問題之后只能放棄。而折中的方式是,在陸地鋪成陸運網絡,將上不了天的危險品轉到陸運網絡運輸。但比起空運卻慢了許多,風險系數也小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