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公司LSEG的數據顯示,由于工廠維護導致產量減少,美國9月份液化天然氣出口略有下降,而歐洲仍然是主要目的地。
墨西哥灣沿岸工廠上個月沒有受到颶風的重大影響,幫助美國保持了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的地位。
LSEG 數據顯示,9 月份超冷天然氣出口量降至 726 萬噸,略低于 8 月份美國的出口量 7.48 噸。
根據給客戶的通知,美國能源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位于馬里蘭州的 Cove Point 工廠因秋季維護而關閉,造成了大部分產量減少。
根據 LSEG 的數據,流入該工廠的天然氣從平均每天約 7 億立方英尺 (bcfd) 下降到幾乎為零。
颶風海倫和弗朗辛對美國多個地區造成了嚴重破壞,但墨西哥灣沿岸液化天然氣設施沒有受到任何直接影響。
歐洲再次成為美國液化天然氣的首選目的地,出口量為 3.2 噸,略低于 42%,而 8 月份為 2.92 噸,即 39%。
9 月份,荷蘭產權轉讓機構的歐洲液化天然氣價格平均為每百萬英熱單位 11.75 美元,低于 8 月份的 12.40 美元。在亞洲,日本-韓國標記指數平均為每毫米英熱單位 13.41 美元,高于 8 月份的 13.30 美元。
理論上,套利有利于亞洲,但根據標準普爾 2023 年的一項研究,將一艘液化天然氣油輪從美國運送到亞洲的成本是歐洲的兩倍,使得套利的利潤較低。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的船舶跟蹤數據顯示,至少有兩批最初于 9 月份運往亞洲的貨物被改道至歐洲。
倫敦證券交易所數據顯示,9 月份向亞洲的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從 8 月份的 3.19 噸下降至 2.96 噸。
數據還顯示,印度至少進口了 11 批貨物,占亞洲液化天然氣采購總量的 25%。
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商也增加了對拉丁美洲的銷量,該地區銷量達到 1.07 噸,即近 15%。數據顯示,巴西和哥倫比亞是主要目的地,其他銷往牙買加、巴拿馬和多米尼加共和國。
它還顯示兩批貨物被運往約旦,總計 0.14 噸,一批貨物運往埃及,總計 0.07 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