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貨運業可能受益于一項擬議中的新港口停靠費,該費用將針對向美國進口貨物的中國制造船舶征收。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提議,對任何擁有中國船只的中國承運人、中國船只或其他承運人,每次停靠美國港口收取50萬美元至150萬美元不等的費用。
航空貨運和海運數據平臺Xeneta警告稱,此舉可能會對海運產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導致擁堵、運費上漲,甚至改變貿易模式。
Xeneta首席分析師彼得·桑德(Peter Sand)表示,這甚至可能導致銷量轉向空運。
他說:“遠洋集裝箱運輸公司將采取行動來避免這些費用,比如減少停靠港口,這可能會導致美國出現嚴重的擁堵和延誤。”
“你不得不懷疑他們是否真正了解這項政策的后果,因為它很有可能造成重大破壞,并使美國進口商的集裝箱運輸變得更加繁瑣和昂貴。”
他補充說:“我們甚至可以看到,這將導致空運到美國的貨物數量增加。”
Sand表示,去年也出現過類似情況,當時海運公司減少了在亞洲的港口停靠次數,并在新加坡增加了每次停靠的集裝箱數量,以抵消紅海危機和非洲改道的影響。
“初衷是好的,但在新加坡處理更多集裝箱造成的嚴重擁堵影響了全球供應鏈,從遠東到美國東海岸的平均即期運費飆升了300%以上。”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一項研究表明,由于政府的支持,中國造船業擁有不公平的優勢,此舉是美國對此作出回應的一部分。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目前正在接受對該提案的評論,直到3月24日舉行公開聽證會。
聽證會結束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向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提交建議,特朗普將決定采取何種行動。